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外在表征、企业价值观的有力展示。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未来。本文通过对某一实体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自身出发,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理念;文化建设;文化体系;文化软实力;文明新形态中图分类号:C93,G0,G20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具备导向、凝聚、吸引、约束、激励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前提,是市场核心竞争的根本。同时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企业凝聚力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着力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引领和创造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模式,实现对文化建设、文化创新、文化推广的探索提供方案。1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企业概述某互联网公司是成立于2012年,企业经营范围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计算机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图文设计、制作,网页设计;网络系统工程设计、安装及维护;安全防范设备安装、维护;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市领导的关心和市信息中心指导下,形成了符合企业发展的独有企业文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与服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关技术,结合二、三维地理信息、GPS/北斗定位、移动互联网,探索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服务、智慧生活形式。逐步在交通、旅游、消防、通讯、应急、民政等单位和项目中起到了技术支持及技术开发的作用,承担着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建立的市内交通总览、公交线路流量分析、实时车辆分布、全市实时路况、全市出租车实时位置动态跟踪、交通管理-电子警务、交通管理-智能卡口、24小时人口流动规律、24小时活跃人群统计--分行政区、早高峰历史路况图、晚高峰历史路况图、危化品车运行轨迹的等应用建设,在智慧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成为技术骨干和创新主体。1.2存在的问题分析1.2.1理念缺乏,无法构建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理念的转化和表达,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经营宗旨、团队建设、合作精神、口号标语、规章制度、行动指南等内容。企业文化源自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促进着企业稳定运行、快速发展。然而,在公司快速的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只关注到了业务经营,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势必会让员工对公司的价值观念不认可,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愿,习惯于上级安排工作,造成企业组织执行力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1.2.2表达含糊,体系结构较散乱公司的文化散乱、表达含糊、互相冲突,不能引导所有成员进行一致的努力与奋斗,导致企业缺心少魂、没有向心力、精神涣散,出现企业文化凌乱。加上公司的负责职能部门与职责不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企业文化的表达含糊不清,无法给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留下深刻的印象,问到企业文化,员工也一时难以回答。同时,未将企业文化作为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没有进行系统的建设、持续的探索、深入的研究,缺少长远规划、总结提炼,未形成整体思想文化体系。1.2.3认识不足,文化建设口号化公司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尚不足,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是口号化,未将企业文化在全体成员中付诸培养。在企业战略制定与发展规划过程中,未将企业文化进行整合,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企业文化建设的缺乏,使得公司相当多的员工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组织文化变革的动力不足,新的思路方式无法引进,旧文化弥漫整个企业,不利于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形成。1.2.4关怀缺失,缺少向心凝聚力企业向心力是企业“软实力”的外在表征,是“软管理”的必然结果。企业向心力推动着企业的不断进步发展,是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合力通道,从而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有效提升企业活力,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然而,企业向心力和关怀程度不够,将会造成人心涣散、凝聚力不强等现象,使得员工责任感缺失、积极性下降、创造性不高,最终导致人员流失、熟练员工匮乏、生产能力下降,使企业存在技术流失、成本增加的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1.2.5缺乏参与,未达成共同意识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建,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重要的财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职工参与度不高,对企业文化内涵把握不准、理解不深,未形成全体成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建设持漠视态度,将会造成员工队伍管理松散、工作主动性不强、责任感缺乏、集体意识淡泊、活动参与度不高,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容易导致企业战略管理出现问题,出现企业的不可持续化发展、缺乏创新、向心凝聚力缺失,不能快速的响应外在环境的需求。1.3企业文化缺失的危害1.3.1工作效率低,责任心不强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每位员工最基本的准则,是衡量员工主人公意识的标准,是员工人生观、企业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企业文化缺乏,责任心缺失,势必会造成员工做事无激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虽拥有一流的技术,但出现次品、返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嘴上喊着“增薪加福”,而效率却在不断的下降,使得公司成本不断提升。做事托拉、抱怨、消极,出现工作失误不从找自身问题,而是找一大堆借口,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能混一天是一天,影响企业的稳固发展。1.3.2“士气”低下,执行力薄弱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重视用人、团队建设及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感受。任何一个团队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员工士气低落,执行能力不强的情况,工作态度差、不停抱怨,企业正能量得不到倡导,负面情绪不断蔓延。信息沟通不畅,规章制度无法执行,使员工们很茫然,整个团队的建设力、创新力、执行力没有任何的生机,员工只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简单的任务都将会完成的一团糟。导致员工的热情慢慢被消耗殆尽,慢慢变得没有主动做事的意愿。1.3.3缺乏系统性,难留住人才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的最好体现,而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进取之基、成功之梯、动力之源。企业正常的运转,需要配备良好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缺失,势必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缺乏,不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培养,缺乏职业设计与规划,激励绩效体系不明确,导致人才稀缺、人才复制慢。企业文化缺乏将会造成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出现漏洞,不懂得如何尊重人,对待人和事都出现不满,缺乏对公司信任,需要用制度去管理、法律来维权。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2.1以人为本,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发现并关注细节,善于发现本企业积极的文化因素,着力推进文化根基建设。立足于内部,不断进行浇灌,走出口号,融入员工意识。将概括的、泛化的企业文化,通过特征描述、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代表性人物,选择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全体员工,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渗透,使企业员工努力理解这种文化表现。同时,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塑造企业精神,凝聚职工群体,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2.2领导带头,全面贯彻落实企业文化企业领导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拥有影响企业内部其他员工的能力或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企业的荣辱兴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必须拥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观察出企业内所有人的心理以及客观困境,通过口号、行为,形成一个共同愿景,使得大家行为一致,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力量,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挥本企业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2.3科学制定,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抄袭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本企业的特点,紧扣企业的发展战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辩证的观点批判继承,发挥本企业的优良传统,与本企业实际状况相结合,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于其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直接拿来主义,可在分析研究、认真鉴别后,可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在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的运行状态、经营范围、市场份额、员工素质、人文环境、优良传统、政策法规等因素进行考虑,形成本企业主流的文化理念,发挥本企业文化优势。2.4不断创新,输送企业文化新鲜血液企业存在于社会中,发展于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可以信赖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将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在经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的创新不可能一次完成,实在不断的更替中走向成熟。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闪光点,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3结论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涵盖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既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意识型态,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资源。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把企业文化与创新结合起来,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不照搬照抄其他企业文化,懂得甄别推陈出新,构建符合企业实际多样性的文化属性,推动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和谐共生,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